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卡瓦略资讯 > 环境与发展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1. 增加积温,延长生长期

气候变暖使中国的年平均气温上升,导致积温增加。农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使得一年一熟的农作物向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农业种植制度过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尤其是对冬季农业和“冷资源”开发产生有利影响,从而扩大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

2.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气候变暖会使积温增加,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尤其是冬季气候变暖,将有利于北方旱作农业的播种期提前和作物越冬期缩短,从而使北方冬小麦种植界限北移,南方水稻种植北扩。气候变暖有利于缓解冬季旱情,对北方春播以及南方梅雨季节的水热状况也会产生有利影响。

3. 提高降水利用率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和农业产生影响。与北方相比,南方地区的气候变暖程度轻一些,变率较小一些。这将有利于中、高纬度地区降水的有效性提高,以及冻土北界向北推移后如能全部被农田所利用,将有利于解决水、土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扩大人工草地(多年生牧草)的种植面积。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1. 农业产量波动增大

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增大。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各地的年积温也不断增加,但各地的积温增加速度并不相同。北方快于南方,这将导致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周期不同步,农业产量出现较大的差异。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口感,使其商业价值和营养价值下降。

2. 病虫害增多、危害程度加重

气候变暖使昆虫全年活动范围扩大、发育期提前和繁殖代数增加,从而导致病虫害增多、危害程度加重。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病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环境,使其传播范围更广、危害程度更重。这些因素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3. 加剧水资源短缺

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将加剧中国水资源的短缺。干旱会使土地龟裂、农作物枯萎,而洪涝则会导致农田被淹没、农作物受损。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气候变化还会改变地表径流的形成条件与分布状况,加剧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4. 农业成本增加

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业成本增加。一方面,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恶化程度的加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污染。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农业成本增加。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