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治疗方案包括

睡眠障碍治疗方案包括
卡瓦略资讯 > 健康与生活

睡眠障碍治疗方案

一、了解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质及睡眠时所出现异常症状,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本节主要讨论失眠症、发作性睡病、不安腿综合征及梦魇等几种常见的睡眠障碍。

二、诊断与评估

1. 失眠症诊断标准:以睡眠的潜伏期和夜间觉醒次数异常为主要特征。一般认为,健康成人的睡眠潜伏期多在15~20分钟之内。超过30分钟即可认为失眠;夜间觉醒次数超过3次或凌晨早醒,如果这些状况每周出现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可诊断为失眠症。短暂性的失眠或在紧张、恐惧、兴奋等情绪下出现失眠,不属于失眠症范畴。

2. 发作性睡病诊断标准:白天反复出现不可抗拒的睡眠,常伴有猝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幻觉等症状。

三、心理治疗

针对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目前主要以认知行为疗法和催眠疗法为主,结合具体病人的情况制定个体化心理治疗方案。一般通过改善病人的睡眠环境和睡眠质量,使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可改善睡眠障碍。

四、药物治疗

1. 苯二氮卓类:可采用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0.4~0.8mg),替马西泮(1~2mg)等。具有快速催眠、抗焦虑作用。一般采取短期小剂量使用,长期应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2.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目前应用较多的为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包括唑吡坦(zolpidem)、佐匹克隆(zopicloe)、扎来普隆(zaleplo)等。这类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无肌肉松弛作用和药物残留等优点,一般可短期使用。若因工作需要,在第二天早晨不能从事机械操作和驾驶等行为时,不宜选用镇静催眠药。长期大量使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

3. 抗抑郁药:部分抗抑郁药如曲唑酮(razodoe)、米氮平(mirazapie)等具有镇静作用,可用于慢性失眠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

4. 其他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尔通(rameleo)可用于治疗难以纠正的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diphehydramie)可用于治疗夜间肌肉痉挛及部分由不安腿综合征引起的失眠。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diphehydramie)可用于治疗夜间肌肉痉挛及部分由不安腿综合征引起的失眠。其他药物如部分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物在长期或过量使用后有可能引起睡眠障碍,如兴奋作用和/或致睡障碍的不良反应。

五、生活方式调整

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治疗失眠症的基础,对于非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无效的患者,尤其需注意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的进餐、减少白天午休时间等。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洗个热水澡、调暗室内光线、听轻松音乐等,保持卧室安静、舒适,保持正常的生物钟状态。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由于工作或学习压力导致慢性失眠的患者,可与领导或同事沟通调整工作内容及工作时间;在家时可与家人进行交流沟通舒缓情绪;注意减轻心理压力对缓解失眠症尤为重要。对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症患者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缓解不良情绪。